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琳、范天汝 通讯员魏涵玉)3月24日,2025年青山区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办。会上,三大科创平台正式揭牌,青山区与武科大、中南民大、中韩石化签署战略协议,中国一冶、中冶武勘等五家企业围绕科技创新实践作主题发言。会议通过平台揭牌、战略签约、经验共享等举措,促成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推动科创平台建设,全面激活区域创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磅平台揭牌,夯实创新基石



三大科创平台现场揭牌。通讯员供图
大会现场举行了“武汉市青山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先进冶金与智能装备研究院”“武汉二氧化碳绿色转化与生物制造工艺论证中心”三大科创平台揭牌仪式,标志着青山区创新载体建设迈入新阶段。
据悉,武汉市青山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由武汉市科技创新局与青山区共建,聚焦“335”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武汉科技大学先进冶金与智能装备研究院,依托武科大在航空航天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建设集研发、中试、生产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重点突破真空熔炼、短流程制造等“卡脖子”技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产业升级。
武汉二氧化碳绿色转化与生物制造工艺论证中心项目(简称“CCUS项目”)是招商创科在青山区孵化的首个融合绿色科技和生命科技的科创项目。CCUS项目将填补国家CO₂绿色转化与生物制造落地项目的空白,通过项目中试示范的落地,以及与中韩石化、武钢有限等碳源大户的深入合作,进一步集聚“碳资源绿色转化与生物制造”相关的创新资源,为青山区打造“华中碳谷”、为武汉市打造“国家生物制造科创中心”作出贡献。
化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小兵汇报了青山区2024年工作成绩和2025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并发布了《青山区(化工区)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青山区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组建方案》及化工中试基地运营方揭榜挂帅项目。
战略签约联动,创新生态聚合



签约仪式。通讯员供图
青山区人民政府分别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武汉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建设。青山区人民政府与武汉科技大学签署《环武科大创新带建设合作协议》,与武汉科技大学共建楠姆片区作为环大学创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充分发挥青山区区位优势和武科大科教人才优势,提升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
青山区人民政府与中南民族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涵盖人才培养与干部培训、科研合作与社会服务,充分发挥青山区土地、资源、政策优势和中南民族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围绕双方未来发展规划,促进青山区“新型工业化强区”和中南民族大学“双一流”建设。
近年来,国内聚烯烃产能呈现井喷式放量,大化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推动石油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及高质量发展,提升青山区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青山区人民政府与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材料研发实验室”,为石油化工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会上,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武钢有限技术中心、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乐创互联(武汉)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作主题发言,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赋能产业创新、深化培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据介绍,2024 年,青山区全年上报高新技术企业183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408 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 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超过 40%、稳居全省前列,是全市首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的中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