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提升城市治理精度和温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06:49:00    

前不久,山西省太原市将停车设施占用城市道路问题纳入日常排查,并出台《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实施办法》。这一举措不仅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小切口,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

当备案要求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当道路资源被重新审视与规范,既是对停车乱象的整治,也是城市治理从粗放走向精细的生动实践。这种绣花般的精细化管理,正成为破解城市病、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停车无序是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道路本应是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血管”,却时常被地锁、隔离桩等设施堵塞,导致城市“血液循环”不畅。这种乱象背后,反映的是公共资源被随意侵占的治理困境。太原市的做法没有停留在突击整治的层面,而是通过建立备案制度和日常排查机制,将停车设施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种制度安排,既划清了公私领域的边界,也为城市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可持续的机制保障。

城市治理精细化离不开管理者见微知著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管理者既能从井盖松动、路灯故障等细微处洞察民生需求,又能从流动摊贩管理、社区停车等日常事务中发现短板。城市管理者需以绣花般的细心、巧心和耐心,将治理触角延伸到城市角落。当管理者从井盖的异响听出隐患,从行道树的倾斜看出风险,城市的治理精度和温度就会得以提升。

长效机制是保障城市治理生命力的必备条件。太原市将备案要求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做法,为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反复治、治反复”难题提供了思路。备案制度明确了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日常管理则确保制度得到执行,两者相互支撑,构建起闭环管理体系。这种制度设计避免了“一阵风”式的运动治理,使规范停车设施成为城市管理中的常态化工作。只有当临时措施固化为长效制度,城市治理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市民才能享受到持续改善的公共服务。

城市的核心是人,精细化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太原市的相关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来提升整个城市的宜居程度和幸福指数。随着城市管理中每一个细节的完善、每一项制度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以绣花功夫对待治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城市必将更加有序、更加宜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梁 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