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安莲湖法院青年法官研究会举办沉浸式读书分享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8:11:00    

春风轻拂环城西苑的垂柳,书香氤氲法治工作者的心田。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西安莲湖法院青年法官研究会以“青衿正义 典籍里的智慧”为主题,在碧波荡漾的护城河畔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读书分享交流会。研究会副会长刘海亮主持活动,十余位青年法官、法官助理围坐成圈,以书为媒,共话成长,在经典著作中探寻司法初心与人生哲理的共鸣。

活动伊始,刘海亮以一句“《太白金星有点烦》看似写神仙,实则讲职场”的幽默开场白,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他结合书中太白金星作为“天庭打工人”协调西天取经团队的情节,深入剖析了基层法官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就像太白金星在天庭体制中寻找最优解,我们也要在司法程序中探寻法理与情理的最佳平衡点。”这一席话引发了在场青年法官对职业角色的深刻思考。

交流会上,三位会员代表的分享各具特色,既有哲学深度,也饱含人文关怀。何浏畅首先分享了对尼采所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感悟。这本书探讨了权力意志、超人哲学等核心气象,号召人们重估一切价值,摆脱传统道德的束缚。尼采通过“骆驼”“狮子”“儿童”三个阶段描述精神发展,这三个阶段恰似人生的成长蜕变,提醒青年法官不应盲目遵循旧有观念,而要敢于质疑和突破,在解构与重建中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实现精神的自由与新生。

李怡轩分享了欧文·亚隆的《叔本华的治疗》,书中通过心理团体治疗实践、叔本华的生平与哲学思想,探讨了孤独、欲望与救赎的主题。她以“向死而生”的哲思鼓励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存在的意义,或是每一次公正的裁决,或是一束温暖的烛光,甚至只是你自身的存在本身。”

杨亚芬在地坛的荒芜中读懂生命的韧性。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她动容于文字背后的生命哲思。“20岁瘫痪的打击,换作任何人都会陷入迷茫,但史铁生在地坛的草木荣枯中找到了答案:‘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重要的是如何‘活’。”她鼓励青年法官在面对困境时,要学会从文学中汲取力量,走出困住自己的“地坛”。

最后,庙后街人民法庭庭长赵海涛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人民法庭工作经验,为年轻法官上了一堂“接地气”的实务课。他以书中“差序格局”“无讼”等概念为切入点,分享了调解工作中借力社区调解员、乡贤力量的技巧,强调“司法既要守住法律底线,也要读懂乡土社会的‘潜规则’——不是妥协,而是为了让裁判更有温度、更易执行。”

分享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青年法官、法官助理们纷纷表示,此次读书会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文学作品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联结,激发了思考与成长的潜力。一位法官助理感慨道:“没想到文学能如此贴近生活,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让阅读成为职业成长的养分。”

暮色渐染西苑,读书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落幕。“未见世界前,书籍是世界的外延;见过世界后,书籍将成为世界的注脚。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读书交流,更是一次精神充电。”研究会秘书长安芯雨表示。下一步,青年干警研究会将围绕专业素养提升、心理健康建设、传统文化浸润等主题,推出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温暖型”青年团队,以“莲法青力量”为莲湖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杨亚芬

编辑:赵佳欣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