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推进“一套动作” 践行预防为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0:32:00    

评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学习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进一步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扎实健康根基》指出,要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持续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大力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动员行业、社区、单位和个人力量,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加强早筛早诊早治,鼓励引导每个医务人员都积极参与健康宣教,让更多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公众掌握更多健康技能。

县域医共体建设肩负着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的使命。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县域医共体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下派人员到乡镇服务,以及加强医防协同和资源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探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县域医共体管理和服务。县域医共体扎根于广阔的乡村大地,是践行“预防为主”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桥头堡。要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医疗链条向预防延伸,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让县域卫生健康服务释放更大效能。

慢性病管理是医防协同融合的突破口。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中,各地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有效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和公共卫生资源,极大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质量。组织基层慢性病诊疗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立实体化的公共卫生管理中心或健康管理中心,构建“县级医院专科团队+乡镇分中心+村医网格”三级管理体系,打造“防、筛、诊、治、管”全链条服务;把“移动医院”开进乡村进行健康体检,助力疾病早发现……各地的实践与创新提示,要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做好规定动作、做优自选动作,推动资源共享,在建新机制、探新路径中持续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医防协同融合的好抓手。奔着“签约有感”的目标,各地家庭医生团队不断壮大,签约服务内容持续拓展。越来越多的地方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出“基础包+特色包”服务模式,通过签约建档、主动随访、下沉资源等举措,逐步实现居民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病”向“主动防病”转变,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健康管家”。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协作,促进基层医防融合,增强签约服务的连续性、协同性和综合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唱好“家医签约”这台戏的同时,借力唱好“全民健康行动”大合唱,让医共体成员单位卡好位、分好工,让医疗与公共卫生协同服务,建立完善“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网格员”“健康专员”“家庭健康明白人”等行之有效的机制与制度,真正让“预防为主”在乡村大地结出硕果。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举措。在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中,要把“大卫生、大健康”的政策、理念落实到基层卫生健康治理的方方面面,协同推进防治结合“一套动作”,促进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与公共卫生资源融合共享,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图片

评论投稿邮箱:mzpljkb@163.com

图片

文:乔宁

编辑:于洋

校对:杨真宇

审核:李诗尧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