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横琴拥有巨大的机会。横琴的发展,可以和中国医药创新的整体发展融为一体。放眼未来,横琴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高地指日可待。”
4月15日,2025年澳琴大健康峰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举行。现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发表了题为《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横琴路径》主旨演讲。对于澳琴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他建议,横琴要利用好澳门资金与政策双重优势,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澳门药品审评体系,让国产创新药能够以此为跳板走向世界,借助粤港澳药械通等政策吸引全球创新药。

把危和机拆开
贸易战背景下的“横琴机会”
“中美贸易战本身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危机,但把危和机拆开,我们会发现既有危险,也有机会,尤其是横琴这样的合作区有巨大的机会。”演讲开始,宋瑞霖就表示。
宋瑞霖分析,中国在全球创新药市场当中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4年中国的国产创新药出海交易数量的占比已经达到了14%,总金额占比达到了30%。但4月份美国开始挑起贸易战,并表示对所有的进口药品要做国家安全审查。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医药产业影响大不大?宋瑞霖认为,从中国医药类对美贸易的进出口额可以看到,比重并不算大。说明中国医药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产品的国际化方面做得不够。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中国创新药有很多原料、试剂,有很多检测设备是引进美国的。
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个新的机会,也就是市场角度看,国产替代会大幅提升。这对横琴来说,就是一次机会。

发挥横琴优势
横琴的大健康产业向全球开放
琴澳发展医药大健康产业需要怎么做?
宋瑞霖认为,第一,横琴的开发,需要继续发挥澳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横琴是一张中国的名片,这张名片要放在国际展示。医药方面,澳门可以争取率先获得WHO的认证,那么今后在澳门药监局获批的产品,可以经过横琴落地走向全球,这才是巨大的蓝海。
第二,横琴要突出展现自身优势。横琴的优势在于资金和制度。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创新的体制机制优势,横琴可以突破内地的政策限制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全方位与国际接轨。
澳门有大量的财政资金资源,而充裕的财政资金正是目前内地城市所缺乏的,同时,放眼全球,当下正值全球生物医药融资低谷,但对于横琴而言,横琴可以凭借其特殊的政策优势,填补全球融资缺口。
此外,无论做产业园还是发展产业,需要资金、人才并驾齐驱。横琴正处于招贤纳士的大好时机,对于人才引进给予其国际化的工作环境,比如让他的收入比肩澳门、香港,对国际人才将更具有吸引力。
宋瑞霖表示,横琴的发展还需把眼力、思维打开。横琴不是广东的横琴,也不仅仅是大湾区的横琴,横琴的发展应该着眼于整个世界。横琴的大健康产业应该向全球开放,横琴可以代替国际资本,首先在内地,然后是由优质投资人走向全球寻找好的项目,让优质项目落地横琴,生根发芽。
通过整合前沿技术资源,把横琴的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才能让产业沿着高端化、产业化稳步前行。放眼未来,横琴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高地指日可待。
横琴工作室 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