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即将对小额包裹征收关税之前,快时尚巨头Shein提高了从服装到厨房用品等多类商品售价,贸易战对美国消费者的潜在影响开始浮现。
据了解,大部分涨价出现在上周五,不同品类的涨幅差异明显。美容与保健类前100件热销商品的平均价格比上周四上涨了51%,其中部分商品价格上涨一倍以上。家居用品和玩具的平均涨幅超过30%,一个10件套厨房毛巾的价格暴涨377%。女装涨幅相对较小,为8%。
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接连发布的加征关税政策引发了跨境电商行业的波动。
近日,一位在中美跨境电商领域的资深从业者表示,这场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无数电商企业和消费者。
迈理倪是一位跨境电商资深从业者,主要从中国和泰国采购商品销往美国,同时,其还在为一些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还是一档以电商行业内容为主的播客的主理人。谈及美国近期的关税政策,迈理倪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无奈。他表示,自己的感受是,这直接打击了电商企业的生存空间,让整个行业甚至供应链陷入了冻结状态。
比价平台“智慧探查”公司表示,他们监测了930款自4月9日开始涨价的亚马逊商品。在关税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些商品平均涨价幅度达到29%,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
“前一天购物车里还显示20美元的T恤,今天结账时变成了26美元。”纽约消费者艾米丽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订单截图,配文“关税政策正在掏空我的钱包”。在Reddit论坛中,#AmazonPriceHike#(亚马逊涨价)话题阅读量突破2000万,网友纷纷吐槽“连卫生纸都在涨价”。
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小企业也因关税政策而陷入“无米之炊”。外媒报道称,有桌游厂商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其从速卖通采购的零部件因关税过高而被迫下架,导致生产线停滞。
“美国消费者终将明白,所谓‘保护本土产业’的关税政策,最终只是让他们的钱包更瘪。”一位行业分析师称。
另外,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4月27日报道,美国信贷公司借贷树(Lending Tree)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选择以贷款方式购买杂货。在参与调查的2000名18至79岁的美国消费者中,2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使用一款贷款应用程序购买食品和杂货,这一数据高于2024年的14%和2023年的21%。此外,有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曾逾期偿还在该程序上申请的贷款。
美国挑起的“关税闹剧”误伤了大批美国中小外贸企业,大幅提高了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线下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的商品涨完价后,亚马逊等美国电商平台也集体涨价。此外,包括Temu、Shein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所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
还有多个电商平台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商品价格飙升,消费者和企业在承受双重压力。对此,迈理倪表示,美国政府很难如此简单地通过加征关税达成其所希望的“制造业回流”。(贺阳)
中国商报综合自财联社、央视新闻、央广网、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