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崆峒论剑第三日:剑影拳风里的传承与热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9:45:00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成龙)当晨曦刚漫过崆峒山巅,平凉体育馆内的剑穗已随武者轻摇。7月22日,“崆峒杯”武术赛进入第三日,8个场地的比拼从器械对决延伸至集体项目,老中青三代武者在刀光剑影中续写着“武术之乡”的热血篇章。

第三场地的初级剑术赛场早早聚满了人。12岁的天水女孩何沐阳正认真调整剑穗,她手中的剑被擦得锃亮,映出小姑娘认真的眉眼。“昨天看长拳比赛时手心冒汗,今天反而踏实了。”这个扎着高马尾的女孩笑着展示剑鞘上的花纹,“平凉的姐姐教我,剑术要像水流一样顺,刚才在走廊还跟陕西的小伙伴练了‘刺剑’。”当她登场时,“崩剑”动作精准有力,收势时剑身在灯光下划出银弧,场边立刻传来“好剑!”的喝彩。

△朱双双 武鹏 摄

器械对决的精彩在各场地同步上演。第一场地的南刀表演中,四川选手汪飞燕的红色刀穗如火焰翻腾,转身劈刀时带起的风让场边裁判的纸张轻轻颤动。“昨天看一位大爷舞武当太极剑,手腕转得比年轻人还灵活。”这位来自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的姑娘擦着汗说,目光扫过场边观赛的白发老者,“平凉太适合武术了,一大早就有人在公园练拳,空气里都是精气神。”此刻她的背包里装着刚买的崆峒山地图,“比完赛就去爬,听说山上还有崆峒武术表演呢。”

不同年龄段的风采各有千秋。第七场地的鞭杆比赛中,17名男子手腕轻抖,竹制鞭杆在掌心转出浑圆弧线。第五场地的初级刀术赛场,少年武者们的“劈刀”声整齐划一,稚嫩的脸上满是专注。最动人的莫过于场边的温情:一位白发武者用拐杖给年轻选手比划太极剑的角度,杖尖在地面画出柔和的弧线;四川队的教练正给何沐阳演示“撩剑”的发力点,指尖在她手臂上轻轻引导。

△朱双双 武鹏 摄

午后的集体项目将气氛推向高潮。第一场地的31组集体拳术表演中,从孩童到老者的队列里,弓步冲拳的力道虽有差异,眼神里的热忱却如出一辙。看台上,来自各地的观众举着相机、手机,镜头里白衣飘飘的太极方阵与场馆内悬挂的展牌、条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立体的“武韵传承图”。

当夕阳为体育馆蒙上一层柔和的光晕时,最后一组集体太极拳的收势声与场馆广播里播放的音乐渐渐相融。场地上,散落的剑穗与太极扇静静舒展着,像是刚为白天的热烈喝彩完,正带着余温等待下一场热闹开场。那些交错的刀光、相授的招式、会心的微笑,早已超越胜负,在“武术之乡”的土壤里,播下新的传承种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