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全国爱卫会各成员单位,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气象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请你们将新增的3个行动与其他15个专项行动统筹推进。
附件:1.健康体重管理行动
2.健康乡村建设行动
3.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5年4月2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重大慢性病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已经超过80%,慢性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研究表明,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专项行动中予以积极推动和倡导,促进全民健康,既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需要,更是坚持预防为主,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明确了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一)工作措施。围绕行动目标提出2个方面8条主要工作措施。在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要正确认识体重,科学管理体重,掌握体重管理技能。在社会和政府层面,提出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等工作任务。(二)主要指标。围绕行动目标提出2个方面4个指标。在个人和社会方面,倡导个人掌握体重管理知识与技能,倡导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等配置体重秤。在政府工作方面,要求编制和发布体重管理权威信息,倡导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宾馆、进餐馆食堂等。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全国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农村居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2021年以来,健康扶贫的政策、工作机制逐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任务,卫生服务体系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尚有差距,健康环境亟待改善,健康生活方式需进一步普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健康乡村建设行动,聚焦乡村主要健康问题,整体、系统地推动各项卫生健康政策措施在农村地区的落地落实,促进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缩小城乡健康差距。行动从“大卫生、大健康”视角出发,围绕健康中国行动中的“四个基本路径”—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延长健康寿命,设定2030年健康乡村建设行动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讲,到203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逐年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居民能够更加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更加健康宜居。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角度分别明确各方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中的职责、任务及需要采取的行动。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3项任务。包括主动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就医习惯,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健康家庭等。社会层面,提出3项任务。包括推进健康自治,推动健康文化传播,鼓励丰富志愿服务等。政府层面,提出4项任务。包括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做强公共卫生服务,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医药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中医药工作作出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好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国家中医药局牵头起草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予以高位统筹推进。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全民参与,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9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达100%、80%;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90%。个人学习了解中医药健康知识、开展自助式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增强;社会力量更广泛参与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营造中医药健康促进良好氛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更加规范,中医药健康促进保障机制更加健全。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3个层面提出了中医药健康促进的实践要求。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6项任务。包括主动了解中医药、注重饮食养生、加强运动养生、重视调畅情志、遵循顺时养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等,倡导个人和家庭树立主动健康意识,广泛学习中医药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和知识、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等,提高自我健康维护能力。社会层面,提出7项任务。包括规范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丰富老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广普及传统功法工间操、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研发和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完善中医药健康促进多元化投入机制等,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促进工作,推动中医药更广泛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政府层面,提出6项任务。包括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知识科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强化中医药健康促进支撑能力等,围绕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作用,进一步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中医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