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嵩县:留住乡愁,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06:00    

嵩县传统村落一景 (资料图片)

  7月的嵩县德亭镇大王沟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修旧如旧的民居院落整齐排列,与周边青山相得益彰。这里沟谷幽深、林木葱郁,整个村落静静地卧在群山环抱之中,散发着古朴典雅的诗意。

  由于地处深山、耕地稀少、交通不便等因素,大王沟村曾是被时光遗忘的村落,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基本依靠“靠天收”的山林经济和外出打工来获取收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大王沟村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周边环境,成功创建为3A级乡村游景区,为村落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王沟的蝶变,是嵩县奏响传统村落复兴交响曲中的一个动人音符。近年来,嵩县坚持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并重,充分挖掘古村、旧宅资源,因地制宜对传统村落进行微改造、精修复,基本形成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保护利用格局,推动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在工作中,该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打造出“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传统村落+特色村庄”的多层次保护体系,让沉睡的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连片发展让传统村落“串珠成链”。在北汝河沿岸和陆浑湖、白云山、天池山等区域,嵩县精心规划传统村落“一带三区”发展格局,推动古村落从分散保护走向连片发展。同时,嵩县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理念,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石场村、下寺村等一批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得以完整保存,成为延续乡愁记忆的文化地标。

  产业活水为传统村落注入新动能。嵩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精心培育丹参、柴胡等中药材“六朵金花”,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6万亩,年产值突破70亿元。同时,通过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6个传统村落3A级景区,并创新建立闲置传统民居流转机制,让老宅院变身特色民宿、文创空间,实现“活态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为保护工作保驾护航。嵩县出台税费减免、“老屋认领”改造奖补等激励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嵩县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培养了一支800余人的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并遴选50名乡土专家组成智囊团,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人才支撑。

  如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嵩县的传统村落既保留着岁月镌刻的沧桑印记,又焕发出时代光彩,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数据为证,近年来,嵩县28个传统村落有12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6个被列入省级名录,挂牌率达100%,该县也成功入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嵩县累计争取中央奖补资金50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超1.3亿元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用于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修缮保护和18个村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截至目前,已有6家公司与四大传统村落片区的6个村建立协作关系,有效推动了传统村落规范化、专业化经营。(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李利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