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汪强
春季是采食野菜的季节,这时的野菜鲜嫩又富含营养,而且在户外田野到处都是,随便挖点就能吃一顿,但也有许多有毒植物与可食用的野菜外观相似,容易混淆。记者4月9日从湖南疾控部门获悉,近五年,湖南由有毒野菜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有100余起,发病人数300余人,其中以4月发生事件数最多,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
我省引起事件较多的有毒野菜包括桐油果、滴水观音、铁树果、商陆、化儿草。此外,断肠草、毒芹、马桑果等引起的中毒也有发生。下面湖南省疾控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有毒野菜野果,希望食客们认真鉴别。
1.桐油果
含有有毒成分油桐酸,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损害肾脏引起肾病。桐油果在农村常被小孩当野果误食,而其压榨的油是一种工业原料,常用作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因其性状与常用的食用油性状极相似,易误食。

2.海芋
又名滴水观音,全株有剧毒,地下茎尤甚,常被当作芋头或香芋误食。

3.毒芹
与水芹长相极为相似,每年都有误食毒芹中毒的报道。误食之后会出现抽搐、麻痹、痉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4.钩吻
俗称断肠草,全株剧毒,其花、根茎的形状与金银花等十分相似,误用其根叶制作药酒、凉茶导致中毒时有发生。

5.菊三七
俗称化儿草,与血皮菜同属菊三七属,长得非常相似,容易认错,误食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如果不慎吃到了应该怎么处理?
野菜中毒症状根据食用量、植物种类、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有些可以引起过敏症状,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湖南省疾控专家提醒,食用野菜前应留存少许野菜或者先拍照。一旦发生不适,首先要停止食用,立即催吐;其次,携带剩余野菜、呕吐物或照片,及时就医,帮助医生及时鉴别种类,尽快找到问题所在。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踏青寻鲜正当时,野菜野菌莫乱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