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玩水季来临当心“大肚子病” 福州疾控专家详解血吸虫防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15:00    

清明过后,气温回升,福州疾控专家15日提示,4月至10月是血吸虫病的高发期,市民外出踏青玩水时,要注意水中可能潜伏着的“隐形刺客”——血吸虫尾蚴,它会导致人患上血吸虫病。

福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监所)主任医师刘必端介绍,血吸虫是一个包含众多种类的寄生虫群体,其中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是三种最为人们熟知且对人体健康威胁极大的类型。在我国广泛传播并造成危害的是日本血吸虫,这种寄生虫不仅能够感染人类,还能使40多种哺乳动物患病。

“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病情可能会逐渐恶化至晚期,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严重表现,我们形象地称为大肚子病。”刘必端提醒,4月至10月是血吸虫病的高发期,这一现象与钉螺的繁殖活动紧密相连。感染血吸虫病后,症状并不会立即显现,多数患者会在接触疫水后的5至8周才发病。

如何预防血吸虫感染?刘必端建议市民要远离疫水,避免在有钉螺孳生或存在不确定风险的江、湖、塘、沟渠等水体游泳、戏水、洗衣、捕鱼;接触可能存在血吸虫尾蚴的水体时,可通过穿戴防护用品(胶手套、胶鞋、胶衣、胶裤等)、涂抹防护霜(剂)或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

刘必端说:“当接触疫水后发现有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或疾控机构,进行相应的咨询、检查和治疗。目前有有效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不良反应少,疗程短,疗效高。”(记者 林文婧)

来源:福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