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缓解我市主城区交通拥堵
持续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
包头交警聚焦顺应社情民意
精耕细作道路资源
对部分路口交通组织精细优化
以方寸革新的“微改造”措施
畅通“大动脉”、改善“微循环
用无声的交通语言
实现了“路段提速、路口降堵”治理成效
绘就鹿城百姓交通生活畅达画卷


【畅通鹿城工作室 “微改造”措施↓】
【微改造措施一:左转右置+提前掉头】
黄河大街与阿尔丁大街交叉口为城市主干道交叉口,日常通勤交通流量较大。西进口车道布局为“2左转+3直行+1右转”,最右侧直行车道正对对向机非绿化隔离带和非机动车道,造成车辆通行受阻;并且由于北侧的稀土大厦出入口和公交车站牌设置距离路口较近,导致左转通行的车辆及公交车需要在短距离内横跨三至四条车道才可进入左转车道,存在连续变更车道刮擦的风险。同时紧贴护栏的左转车道内掉头车辆较多,压占和阻碍左转车辆正常通行。

为此,交管部门在该路口西进口采取“左转右置”的方式,将原“双左转并行”优化为“单左转+左转右置”,车道布局调整为“1左转+3直行+1左转+1右转”,同步更新了大型指路标志中的导向指引箭头,地面标线与空中标志相互呼应,使得路径指引更加清晰明了,有效消除左转车辆连续短距离变更车道剐蹭的风险隐患。同时采取“护栏后移提前掉头”的措施,将黄河大街道路中央隔离护栏端头后移30米,修改为一实一虚中心黄线,便捷未越过停止线的掉头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不受左转信号灯灯控影响提前掉头分流,极大缩短左转车道排队长度和通行时间。

【微改造措施二:斜切开口引入主线】
110国道北绕城公路与复兴大街交叉口南侧辅道由于施工遗留问题,未将辅道与主线打通,导致由西向东方向进入包头城区的车辆需要借用辅道通行1000米方可汇入主线正常通行,早晚高峰时段拥堵严重。

为此,交管部门积极协调110国道北绕城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多次联合踏勘现场确定改造方案,通过“斜切绿化隔离带增设开口”的方式,将辅道车辆便捷引入主线通行,并在斜切开口位置设置“驶入主线”大型指示标志,在施划地面导向箭头和导流带标线,确保车辆安全顺畅进入主线通行。

【微改造措施三:设置双左转车道】
近期有市民反馈,兵工路与公忽洞路交叉口早晚潮汐交通特征明显,由西向北方向左转前往复兴大街快速路的车辆,需要排队2-3个信号周期才可完成转弯,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
为有效缓解潮汐交通流带来的拥堵状况,交管部门对该路口由西向北左转及由西向东直行的交通流量数据、通行需求展开综合研判,针对西进口交通组织实施精细化优化。重新调整了车道功能属性,将原“1左转+3直行”的车道布局调整为“2左转+2直行”,并同步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方案。通过设置“双左转车道”的措施,左转车辆排队长度与等候时间大幅缩短,当前一个绿灯周期即可完全疏导排队车辆,路口整体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来源:包头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