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医生眼中的“辛辣”食物是什么?原来你一直忌口错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22:50:00    

出现上火、嗓子疼等不适,你可能会自觉少吃辛辣食物;生病就医,医生也会说少吃辛辣食物;服用有些药物也有“忌食辛辣”的提醒。

那么,所谓“忌口辛辣食物”就是不吃辣椒吗?你可能一直忌口错了。综合多位专家观点,今天教你科学忌口。

01忌食辛辣,不只是辣椒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秀丽表示,忌口辛辣食物其实是指,所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都要少吃。她总结辛辣食物分为3类:

蔬菜类:除辣椒以外,还有韭菜、洋葱、茴香、芹菜、香菜、葱姜蒜。

调味品:胡椒、花椒、八角、桂皮、芥末。

饮品类:啤酒、小甜酒、气泡酒。

02中、西医其实都讲究忌口

忌口也称“禁口”“食忌”。狭义的忌口是指患病时的饮食禁忌;广义的忌口还包括因年龄、体质、地区和季节不同,忌吃或少吃某些食物。

中医的忌口理论由来已久,《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都有相关论述。多数人觉得忌口是中医的专利,事实上,西医上虽然没有忌口理论,但实际也有类似忌口的观念。例如,西医中的“食物不耐受”就是一种忌口形式,并为此研发了检测食物过敏的试剂,规避部分过敏食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蒋斌表示,西医主要是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来判断是否需要忌口。比如,荨麻疹病人忌食海鲜,以免其中的异种蛋白导致病情复发;糖尿病人应少吃西瓜等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水果。

中医忌口主要分为病证忌口和服药忌口两种情况。病证忌口是根据疾病属性及食物性味忌口,例如寒病忌生冷、热病忌辛辣、阴病忌阴柔滋腻、阳病忌温热辛燥等。服药忌口则是根据中药性味忌口,若食物与药理配合不当,会降低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崔述生表示,有可能需要忌口的食物可大致分为以下6类:

发物类:即富含营养或有刺激性、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包括鹅肉、猪头肉、鸡肉、虾、蟹、竹笋、芥菜、木薯、南瓜、韭菜等。

辛辣类:辣椒、大葱、生姜、大蒜、花椒、酒类等。

生冷类:西瓜、梨等生冷水果,萝卜、苦瓜等寒凉蔬菜,冰淇淋、冷饮等。

海腥类:虾、蟹、贝类、鱼类等水产品。

油腻类:猪油、动物内脏、油炸及烧烤食品。

其他:浓茶、食盐、酱油、豆酱、咸菜、含糖多的水果、糖果、糕点等。

03忌口不是什么都不吃

忌口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科学的忌口应根据自身状况灵活运用,不要盲目忌口,将忌口变成不吃,导致营养不良,危害健康。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王芳分享一份忌口的具体讲究:

因时忌口

即根据人体对外界气候的反应,适时调整饮食。

春季,饮食上应当减酸增甘,培补脾气,宜多吃蔬菜和豆类,不宜吃油腻辛辣,以免上火。

夏季,饮食应以甘寒、清淡为主,避免油腻,不要贪食生冷瓜果。

秋季,应当滋阴润肺,宜多吃梨、芝麻、蜂蜜、甘蔗及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不宜过食辛温大补之品。

冬季,可多吃羊肉等温热性食物,勿食冷食,冬季对体虚、年老之人是进补的好时机。

因人忌口

儿童“脾常不足”,所吃的食物应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注意摄入优质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

老人脏腑衰退,应以温、热、熟、软的食物为主,节制脂肪和糖类,多吃清淡素食和乳制品,忌黏硬生冷的食物。

女性孕期应注意营养均衡,食物品种多样化,少量多餐,少吃过咸、过甜的食物,忌烟酒、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

平时身体虚弱者,应注意服用一些补气养血的温性食品,如大枣、红糖、鸡蛋、龙眼等,对于寒凉食物与辛热食物皆应忌服。

因体质忌口

体质偏热者,尤其是发烧、急性炎症者,应忌食热性食物,宜吃寒性食物,称为“热症寒治”;

体质虚寒者,特别是患脾胃虚寒、哮喘等症者,应忌食寒性食物,可进食热性食物,以温补寒。

体质偏实的健康者,饮食注意全面合理即可,但兼有痰湿瘀的人,不宜再过度补充营养,尤其要减少脂肪摄入,可以多吃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加强锻炼,避免发展成代谢性疾病。

体质偏虚者宜补,但应根据体质决定补益的性质。如阳虚者,忌服寒凉、生冷食物,不宜过食凉性的瓜果菜肴;阴虚者,忌食温燥伤阴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

因病忌口

治病期间,既要服药,又要饮食调理促进病愈。比如,咽炎患者有咳嗽症状,通常要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刺激咽喉,加重病情。但是,过敏性哮喘或食物过敏也会导致咳嗽,应忌食鱼、虾等过敏性食物。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