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大实践团队送教下乡,为贵州山区孩子上“推普+渔文化”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2:27:00    

今年暑假,上海大学“语润花开·言筑乡情”推普实践团与“申渔纪”创新实践团,前往贵州省独山县开展“推普+渔文化”的课堂活动。

“申渔纪”团队在前期做了充足的调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文献,还采访了十多位渔民、渔业从事者、渔村管理人员,摄制了以渔民日常生活为主题的微纪录片。此外,为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团队提前与贵州的教师对接,以问卷形式了解乡村的情况。两个团队共同将上海的渔文化民俗整合为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间风俗、文化表达等四个方面,按照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能力推出了语言文化课程和劳动实践课程。

送教下乡

在语言文化课堂中,推普团队队长陈思好带领着孩子们追溯汉字之源,从“鱼”的最早符号到形象的甲骨文,再到今天的简化字,又从水中的“鱼”讲到了渔民的“渔”,让孩子们在文字的探索中认识了汉字的构形,还体会到渔民捕鱼技艺的演变和他们的勤劳拼搏精神。通过民谣的朗读,孩子们的普通话能力有了提升。“申渔纪”团队队长郁佳莉给孩子们讲述了渔民的生产活动,让大家体会到渔民们的勇敢和勤劳的美德。

在劳动实践课堂中,大学生们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渔结编织课,一个个小小的彩色绳结汇聚成美丽的中国结,让孩子们不禁发出惊叹。“我很喜欢鱼,很喜欢大海。”有位小朋友在纸上画出自己在绘本中见过的各式各样的鱼,开心地说:“这是鲸,这是小丑鱼,我都没见过,但我觉得他们很神秘,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大海。”

上海大学“语润花开·言筑乡情”推普实践团与“申渔纪”创新实践团在暑假活动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用普通话讲中国故事,讲特色的“渔海文化”。他们说,这样的实践活动既传播了规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拓展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广度和深度。

原标题:《上大实践团队送教下乡,为贵州山区孩子上“推普+渔文化”课》

栏目编辑:王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相关文章